的而且確,未來一段日子全球又來量寛,各類資產價格都會上漲,包括比特幣、美股、港股等等;然而,大家千萭不要抱著太長期的樂觀心態,要見好即收,適時放貨,不要貪。
2008金融海嘯後,由美國牽頭,教全世界認知了一件事,就是原來印銀紙可極速解決經濟危機,於是2020年疫症又是用這招緊急扶危;但我們要留意,兩次用錢所解決的問題,其本質根本不同。
第一次量寬是美國次按這「金融」危機所催生,次按這問題,其實發酵了很多年,由上世記我上大學金融課時聽到「securization」開始,足足蘊釀廿年才爆發,如此長期發展出來的金融問題,採用非常的金融手段「量寬」來解決,「金融」對「金融」,無可厚非,亦見即時效果。那次量寛,美國心知後遺症非同小可,於是高層奔走世界各國,說服它們均進行量寬,由此保住美元的價值。
那次雖然全球狂印銀紙,卻沒有引發滯脹,這是因為實體經濟本身沒有出現問題,而且流動科技的發展提升了各國生產力,多少吸納了過多的貨幣(反映在智能裝置的價格上),所以不見有滯脹。
那時,美國跟其他國家的關係還好。
第二次全球量寬,來自世紀疫症,在2020年,因為各國封關,全球經濟活動極速萎縮,各國無奈地,再一次以量寬這金融手段解決問題,但今次的問題源自實體經濟,是「金融」對「實體」,結果種下近三年的全球滯脹,且驅之不去。
經過這兩次量寬,大家都認為「印銀紙」是萬𩆜藥,這是極危險的想法,但偏偏我們世界最能呼風喚雨的那一位,深信不疑。
將來的第三次量寬,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人為地先創造經濟危機,對等關稅對各國實體經濟的殘害(包括美國),至為深遠;而特朗普打算以印銀紙解決,這將帶來更嚴峻的通脹後果,加上人工智能引發的結構性失業,非同小可,勢必種下兩三年後的超級經濟衰退,且爆發連量寛也解決不了的金融危機。
這次「金融」對「實體」,人類沒那麼好彩了!源自一人的好大喜功,而且他已為美國,種下跟其他國家的怨氣,他朝實難以再見如2008年般,各國相互扶持渡過難關。
事不過三,最終一次必有難以想像的大禍患。
商品大王羅傑斯近日全面清空所持有的美股,雖然我認為是早了一點,但不無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