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元朗柏瓏災難式撻訂 —— 建築期付款惹的禍! - 銀發德財

元朗柏瓏災難式撻訂 —— 建築期付款惹的禍!

· · 專欄: 銀發德財

由信和牽頭的錦上路地鐵站盤「柏瓏」,近兩週錄得99個撻訂單位,佔全盤1,520伙的6.5%,發展商當下該仍有約一成的貨尾未走。

撻訂數目看似觸目,但其實也不太難理解,這樓盤在香港樓市史上最高期間,即2022年上半年開賣,均價約在$19000,今日這個價錢已可買到啓德新盤,若會德豐將軍澳區地鐵盤14000蚊元呎都賣得辛苦,柏瓏二手最多也是13000,跌幅已是三成有多,採用建築付款的買家,除所支付的一成已化為烏有外,更要基於銀行新估價再抬錢上會,資金不足被迫要撻釘,絕不稀奇。

買樓用建築期付款不是新事物,幾十年來發展商都有提供呢種付款方法,但我認為買家的心態就顯見不同。以前,很多買家採用這種付款方法,極保守(當然而家都有買家咁保守),是因為發展商開賣時,手上頭寸不夠比即供,但肯定未來一段日子有足夠現金回籠,才挑這付款計劃,而現金一到手,他們大多都匆匆「找數」,免節外生枝。

但隨著一代一代人的過去,對建築期付款的演繹就不同,膽子亦大,特別在樓市當旺時,地產代理會跟你說:「比一成,睇兩年半,到時樓價再升,又賺左!」我會好奇,這些地產代理有無進一步補充:「但如果樓價大跌,銀行估價不足,你就要再抬錢補差價。」佢地可能有講,但基於促銷,好快會再補白,認真地轉移視線:「但而家樓市大方向都係升,好難跌既。」再加上2022年開始疫情後通關,理據十足!

於是,很多買家就相信,特別年青一代,手上根本資金不足,但本著明天會更好,就衝動地去馬,引致今天損失慘重,是死膽!是好漢!

最麻煩的是,今天你撻訂,發展商是否一定不追差價呢?我極有保留。若果樓市不像以前般「剛好地」絕處逢生,而像日本經濟般有十年以上的拖垮下去,港樓價在未來仍持續下調,那發展商這保留的追收權利,未必不行使,甚至可成新常態。

買樓,好時就好,衰時可以幾衰都得;但只可惜,港樓這麼多年,好時勢佔主流,大家置業都掉以輕心。然而,一旦處於史上長期之低迷時,真係再衰既事情都會出現,衰到你唔信!

1 likes

推薦文章

由TechFin新功能到我的創意回歸!

由TechFin新功能到我的創意回歸!

昨晚我將這個月來所開發的股票搜索功能上線到網站,一直也希望與時並進,開發一個TechFin 資訊網站,現在又近了一步。 既然上世紀林行止可以赤手空拳搞起一份「信報」來,我就認為我也可拉車邊,該…

在已開發國家中,日本的肥胖率最低的,原來關鍵是味噌湯!-Mark哥醫師

在已開發國家中,日本的肥胖率最低的,原來關鍵是味噌湯!-Mark哥醫師

筆記正在日本旅遊,發覺日本人喜吃澱粉質,早、午、晚餐都是烏冬、麵條和米飯,但所踫所見的日本人都苗苗條條,肥胖者少。好奇心引發起我的探究心,決定探究了解一下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,日本人…

節氣養生_ 穀雨 - Mark哥醫版

節氣養生_ 穀雨 - Mark哥醫版

2024年穀雨的日子是 4月19日。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,「穀雨,穀得雨而生也」。雨水增多,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。 穀雨前後,天氣較暖,降雨量增加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,穀雨時節,香港氣溫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