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有位舊生,四十多歲,做金融的,兩年前曾跟我說:「Sir, 可能你地做補習老師喺自己嗰個行頭搵到錢覺得好勁(這些事於我而言其實已經是陳年舊事),又登報紙又賣廣告(是更舊更舊的事),但外行人其實覺得你地未見過世面,好流!」
因為只是透過whatsapp 溝通,他看不到我在苦笑。
又十多年前,跟朋友聚會,當中有位新朋友,知我做補習,就說:「你們教書這類工種,人脈關係該較簡單,明爭暗鬥都少些,無咁黑喑。」
我聽後略有所想,沒有回應,反而是身旁有位朋友較了解我們補習這行而回應:「你以為啦!」
「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。」
這麼多年,每每聽到人家有以上類似的說話,我心裏的回響是:「究竟是你的滄海比我深,還是我的巫山比你幽!?」
聽到這些說話,我不覺有「挑機」之感,當然亦不覺有共鳴。有人就有爭鬥,就有是非,各行各業都黑暗,利之所至,就是教宗也可以選戰,何以看教書人看得這麼清高?可以各自安貧樂道的令這行頭非常和諧,你就想!
能夠在一個行頭生存下來,不是因為那行頭的人較單純,個個行業都複雜,能生存者只是對方懂得明哲保身而已。我年青時曾到一間中學代課一年,那間學校的校長頗年青,行事倨傲,桀驁不遜,我聽到其他老師對他極有微言;反之,副校長年歲較大,為人謙恭懂收藏,與人和善,深得老師喜愛,結果呢?幾年後聽到那位校長被該校老師群起而攻迫走,而這位副校長,則做到退休(他一直也不爭做校長,該是一種處世手段吧!)
就是在中學教書,亦要深懂政治手腕,那有純真可言!有的是大智若愚的深藏智慧。
世界任何一個角落,那有一處是沒有鬥爭的清泉地!?別妄想!
所以,當別人跟我說教書這行頭很簡單,我就在想:「那為何我的巫山如此多風雨?」想呀想,就不曉回應。
幾年前,某個早上,我在大家樂吃早餐,對枱竟是那位中學校長,事過廿年,他不認得我,但我卻不斷向他打量,欲在他身上尋找昔日那份傲氣……..
然而,我只看到一片滄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