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要分清香港零售結業和轉鋪的分別 - 銀發德財

要分清香港零售結業和轉鋪的分別

· · 專欄: 銀發德財

香港零售的結業潮,勢如破竹,但我們要真懂分辨型態。當然,很多網媒要traffic ,只提結業現象,不究原因,於是潛台詞就是通通都頻臨破產的邊緣,以饗香港某種畸型的社會心態:這城市愈墮落愈快樂。

然而,客觀事實是,起初企業的全線結業,的而且確是管事者開大了規模,想收縮,但尾大不掉,追不切香港經濟轉型的速度,弄得超額虧蝕的下場,無法翻身。

然而,隨著情勢的發展,有些企業將某些分店關掉,就不能等同上述的類別,而是一種商業策略。

就像日本城,如果我是其經營者,我都會諗搬鋪開過,不是嗎?日本城又不是食肆,換鋪不用過甚麼飲食衞生牌照,轉鋪成本不高,你同現下所租鋪址的業主傾續約,佢減得幾多!?見你日本城在這鋪位做左多年,有批熟客,未必願走,又係上市公司,係咁意酌量減租兩成吧!但於日本城而言,面對內地來的淘多多等對手,人地d貨平成咁,產品鬥平下,鋪租成本必定要壓到好低,起碼要削七成,你叫現業主減七成,無可能!唯有推倒重來,由頭傾過分店地點。

再者,別忘記,強積金已不能對沖,換分店地點亦可換人手,甚至換牌頭,員工任期由頭計過,或轉合約型式,長遠又省一筆遣散費,你見李嘉誠旗下除Fortress外,又開了間ElecBoy,就知乜事啦!

真的,我認為近日結業潮加快,強積金不能再對沖是其中一個主因。

有些youtubers,為了收視,又會將企業和創辦人扯上必然的關係,前者唔掂,後者都一定唔掂,亂寫一餐!其實,有些企業上市後,創辦人根本已甩身,過著逍遙快樂的日子,又或專事其他有趣的事情。就以日本城創辦人而言,你有跑馬就知,人家是大馬主,其愛駒浪漫勇士都唔知幫佢贏幾多錢,你只報人地蝕讓物業(大有可能人地都不旨在),以偏蓋全,只一心營造淒涼景況,分享極偏頗。

我們天天在網上看到的,不是個人物業蝕讓,就是企業將店子關掉,網媒深明這些話題是流量密碼,觸覺特別敏感,一有個案,就大事渲染爭相輪流報導,好悶!這幾天,湯文亮蝕讓中環中心,怎終極輸給李嘉誠的報導,多到我感厭煩。

在網媒資訊爆炸的世代,我們更要有獨立的思辨能力,才對身處的世界有真實的理解。

0 likes

推薦文章

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 - DSE中文科範文

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 - DSE中文科範文

活著離不開學習,我們自出娘胎,就開始不斷有形或無形地在上課,所謂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,终此一生,學習是必須的,只是多與少的問題。然而,科技的進步,倒令我們學習的形式有所變革,互聯網的盛行,令我們足不出…

別看小強積金對沖所帶來負面經濟影響

別看小強積金對沖所帶來負面經濟影響

如果你有留意市道,李嘉誠旗下的豐澤有著微妙的變動,尖沙咀柏麗大道的Fortress 已結業,由另一間名為「Elecboy」的電器店所取替。原來,都是李嘉誠旗下的,不過,這店子的員工態度挺好,遠好於f…

善於用「等」

善於用「等」

自己另一個重要人生體驗是,通常因應現實情態所作出的調整或重新部署時,其效果並不會即時顯現,這些佈局往往不會立竿見影,通常都要沉寂一段日子,才「逐漸」見其成效,甚至大用。 情況就如我買股票,入手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