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論仁論孝論君子 - DSE中文科精讀 - DSE中文科

論仁論孝論君子 - DSE中文科精讀

· · 專欄: DSE中文科

原文

【論仁】
1) 子曰 :「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約,不可以長處樂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」

2) 子曰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
3) 顏淵問仁。子曰︰「克己復禮為仁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 顏淵曰︰「請問其目。」子曰︰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顏淵曰︰「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」

4) 子曰︰「志士仁人,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」

【論孝】
5) 孟懿子問孝。子曰︰「無違。」 樊遲御,子告之曰︰「孟孫問孝於我,我對曰,無違。」 樊遲曰︰「何謂也?」子曰︰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

6) 子游問孝。子曰︰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;不敬,何 以別乎!」

7) 子曰︰「事父母幾諫,見志不從,又敬不違,勞而不怨。」

8) 子曰︰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

【論君子】
9) 子曰︰「君子不重則不威;學則不固。主忠信。無友不如己者。過則勿憚改。」

10) 子曰︰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

11) 司馬牛問君子。子曰︰「君子不憂不懼。」曰︰「不憂不懼 , 斯謂之君子矣乎 ? 」 子曰︰「 內省不疚 , 夫何憂何懼 ? 」

12) 子曰︰「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惡。小人反是。」

13) 子曰︰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

14) 子曰︰「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!」

15) 子曰︰「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」

16) 子曰︰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」

譯文

【論仁】
1) 孔子說︰「沒有仁德的人,不能長期處於貧困中,也不能長期處於安樂中。 有仁德的人,能安分守己,堅守仁道;有智慧的人,明白到仁的好處,因而實踐仁道。」

2)孔子說︰「富和貴,是人人所嚮往的;可是不以正當方法得到,君子是不會接受的;貧和賤,是人人所厭惡的,可是不以正當方法擺脫,君子是不會逃避的。君子離棄了仁德,又怎能成就『君子』之名呢?即使是一餐飯的時間,君子也不會背棄仁德,緊急關頭既如此,顛沛流離時亦如此。」

3)顏淵請教仁德之道。孔子說︰「克制私慾、遵行禮法,就是仁德的表現。假若有一天真的做到了,普天下的人都會稱你為仁者,紛紛歸附你。實踐仁德,是要依靠自己的,難道要依賴別人嗎?」顏淵說︰「請教實踐仁德的要旨。」孔子說︰「不合禮法的事不要看,不合禮法的事不要聽,不合禮法的事不要說,不合禮法的事不要做。」顏淵說︰「我雖然不聰敏,但也請讓我遵從老師這教誨而行吧。」

4)孔子說︰「有大志之士和有仁德的人,不會為了貪求生存而損害仁德,反而會犧牲自己來成全仁德。」

【論孝】
5) 孟懿子問什麼是「孝」。孔子回答說:「不要違背!」樊遲正在駕車,孔子告訴他說:「孟孫問我什麼是『孝』,我回他說:『不要違背!』」樊遲說:「這是為什麼呢?」孔子說:「長輩活著的時候,要以禮來應對;長輩往生後,要以禮來安葬,要以禮來祭祀。」

6) 子游問孝道。孔子說:「現在人講的孝順,只是能養父母就算盡孝道了。但是狗和馬,一樣有人養,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的心,養父母跟養狗、養馬又有什麼分別?」

7) 孔子說:「與父母應對,在父母有小偏失時,就應恭敬地勸告。假如發現父母不接受,應該也要心存敬意而不加違背,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告而無抱怨的話。」

8)孔子說:「父母的年齡,不能夠不時時刻刻記掛心上。一方面因(父母長壽)而高興,一方面因(父母年事已高)而恐懼。」

【論君子】
9) 孔子説︰「君子不莊重,就沒有威嚴,所學的也不穩固。(行事)以忠誠和信實為主,不要結交(品德)比不上自己的人。有了過錯,就不要害怕改正。」

10) 孔子説︰「君子心糡舒坦寬廣,小人經常憂愁恐懼。」

11) 司馬牛問怎樣才算是君子。説︰「君子不憂愁,不恐懼。」司馬牛再問︰「不憂愁,不恐懼,這就是君子了嗎?」孔子説︰「自我反省而不感到羞愧,那又麼值得憂愁恐懼呢?」

12) 孔子説︰「君子成全別人做好事,不幫助別人做壞事。小人與此相反。」

13) 孔子説︰「君子以説得多,做得少為恥。」

14) 孔子説︰「君子做事以合義為原則,依照禮節來實行它,以謙遜的語言説出它,以誠實的態度完成它。」

15) 孔子説︰「君子擔憂自己沒有才能,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(有才能)。」

16) 孔子説︰」君子要求自己,小人要求別人。」

全文結構

論仁
1_仁者的修養方法 / 求仁的方法︰ 總綱︰由自己實踐仁德,克制一己私欲,言行合乎禮的規範。 細目︰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。

2_仁者的表現︰ 安貧樂道 堅守仁德 殺身成仁

3_仁者與智者的不同︰仁者行仁而心安,發自內心;智者行仁因有好處,來自考慮。

4_行仁的效果︰ 能「久處約」和「長處樂」 會有良好的名聲

5_仁者對仁的態度︰ 仁者實踐仁德發自內心,能安於仁德。 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富貴,遠離貧賤,才是合乎「仁」。 不論時間長短或處境好壞,都不做違背仁德的事。

  1. 仁的最高層次︰不會為求生存而做損害仁德的事,寧願犧牲性命以成全仁德。

論孝
1_行孝的表現 / 禮節(外在)︰ 生前侍奉,死後葬禮祭祀,都跟從禮法而行。 父母犯錯,要適時規勸;父母不聽從,仍保持恭敬,擔憂但不抱怨。

2_行孝的態度 / 敬愛 (內在)︰ 尊敬︰不只是供養,還要對父母心懷敬意。 關懷︰關心父母,包括知道他們的年紀。為其長壽而高興,又為其年老而憂懼。

論君子
1_君子的修養︰ 儀表威嚴穩重。 做事合乎仁義的準則,自我反省時,問心無愧;心胸舒懷廣闊。 律己以嚴,勇於改過。 只擔心自己沒有才能,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。 慎言力行,以言過其實感到羞恥;說話謙遜,態度誠懇。

2_君子的行事原則︰ 做事以仁義為根本,依照禮節實踐。 以忠義和誠信的原則待人。 不會跟德行不及自己的人交朋友。 會成全別人的好事,不會協助別人做壞事。

3_君子與小人的分別︰ 心境方面︰君子胸懷坦蕩,小人經常憂愁不安。 待己待人方面︰君子凡事要求自己,小人凡事要求別人。 行事方面︰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,小人促成別人的壞事。

問題

1_在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一文中,孔子指出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」,當中運用了甚麼說理方法?( 2分) 目的是要說明甚麼道理?試略加說明。( 2分)

說理方法:類比論證
說明的道理:
說明奉養文母不但要供養他們的物質生活,而且要對父
母心存敬意,方能稱得上孝順。

說理方法:駁論 說明的道理:
作者在引文中通過指出一般人認為孝是能供養父母便可,然後進行反駁,提到人也會供養衣食予畜牲來否定這看法,從而帶出子女要有尊敬之心,才是真正的孝。

2_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一文中運用對比手法說明君子與小人的不同。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表。(考生可用自己文句,或引錄原文作答。) ( 4分)

君子
行為 : 幫助別人做好事,規誡丶制止別人做壞事。
心境 : 心胸光明磊落,坦然無懼。
小人
行為 : 存心不良,阻撓別人做好事或慫恿別人做壞事。
心境 : 因欲求太多而經常局促憂愁。

3_根據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的內容,孔子認為仁者在面對貧富及生死抉擇時應有甚麼表現?(請用自己的文句作答)(4分)

貧富︰如不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富貴或擺脫貧困,仁者便不會接受或逃避。 (1分)因為仁者寧願安貧樂道,也不會為追求名利而違反仁德。(1分)

生死︰有節操和有仁德的人,為求成全仁義而犧牲自己的生命。(1分)因為仁者把道德置於生死之上,認為堅持仁德比生命重要。(1分)

4_孔子認為君子須能做到「孫以出之」。試在《論君子》中,另舉一個能呼應這個主張的句子,並加以說明。(1分,2分)

呼應的句子︰「君子恥其言,而過其行。」
說明︰「孫以出之」是指君子說話態度謙遜,不誇張和不炫耀。(1分)而「恥其言」、「過其行」就是指君子若說出超過自己能力可以做到的事,便感到羞愧,充分顯示君子審度自己的能力,不會狂妄自大,誇口說出自己做不到的事。(1分)兩句的意思互相呼應。

5_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?試指出其中一種。(1分)又這種修辭手法如何加強說理效果?試以引文為例,略加說明。(2分)

【子曰︰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】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

修辭手法︰對比手法
說明效果︰透過「君子」與「小人」兩種不同的心境作對比,從而突顯君子心境舒泰,為一種值得推崇的心境。

6_綜合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一文,君子具有哪些特質?試以自己文字填寫表格。(4分)

儀容 : 莊重、具威嚴、讓人敬畏。
交際 : 不與德行比不上自己的人交往。
言談 : 避免言過其實。
心境 : 寬廣舒泰,不憂不懼。

7_孔子在《論仁》中指出仁者在面對貧困和逆境時有甚麼表現?試以自己的文字加以說明。(4分)

貧困:安份守己、堅守仁德
逆境:不會違背仁德

8_孔子的《論仁論孝論君子》和孟子的《魚我所知欲也》均有提及生死的重要性,試引用原文指出兩者相同的地方。

孔子:「無求生以害仁,有殺身以成仁。」

孟子:「捨生取義」

二者均強調在堅持仁德或禮義下,生死來得次要。

1 likes

推薦文章

專為氣血不足的患者補氣養血的平民食品「黃豆燉排骨」-Mark哥醫師

專為氣血不足的患者補氣養血的平民食品「黃豆燉排骨」-Mark哥醫師

配方: 黃豆50g 豬排骨 250g 調料適量 效與應用: 本方益脾養中,益氣生血。適用於體弱多病,氣血不足,,失眠多夢患者服食。 方解: …

談知己 - DSE中文科範文

談知己 - DSE中文科範文

2018年 DSE 中文科卷二範文 : 談知己 所謂知己,泛指一些相知相交的朋友,他們對我們的行事喜好有深入的了解,且常懷著善意,由此,我們亦信任他們,願意跟他們分享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。換言之,某…

我做小生意所總結的心得

我做小生意所總結的心得

有舊生想做小生意,問我這方面有何心得,唔……心得是有的,但我不知是否能套在大家身上,因為我認為每個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其獨特性,非常個人化,且多少受你命格所影響,絕不能一概而論。 像你見馬斯克很成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