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解:
方中黃茋補氣升陽、利水退腫。
山楂味酸、甘、性微溫,化食消積,收斂止泄。常用於食積不化、腹痛、腹賬、腹瀉、高血壓 高血脂,小腸疝氣等症。
紅棗補益脾胃、滋養陰血緩和藥性。
三者合用,有健脾補血的作用。
配方:
紅棗30克
黃芪各 30克
山楂片 6克
功效與應用: 紅棗黃茋山楂水,補血,健脾,適用於表虛自汗症。
制法:
將紅棗、黃芪、山楂放入鍋內,加水煎煮 10~20分鐘,取汁。
服法:
早晚各服1次。
方解:
方中黃茋補氣升陽、利水退腫。
山楂味酸、甘、性微溫,化食消積,收斂止泄。常用於食積不化、腹痛、腹賬、腹瀉、高血壓 高血脂,小腸疝氣等症。
紅棗補益脾胃、滋養陰血緩和藥性。
三者合用,有健脾補血的作用。
配方:
紅棗30克
黃芪各 30克
山楂片 6克
功效與應用: 紅棗黃茋山楂水,補血,健脾,適用於表虛自汗症。
制法:
將紅棗、黃芪、山楂放入鍋內,加水煎煮 10~20分鐘,取汁。
服法:
早晚各服1次。
中醫的「治未病」概念源自《黃帝內經》。「治」,為治理管理的意思,所謂「治未病」,就是能預先洞見疾病,採取預防性治療,減低發病或病情轉變的可能。 要抓緊「治未病」,這是十分重要事情: 根據…
閱讀更多十多年往來日本,我一直也愛住Dormy Inn,起初我是由它「夜鳴放題」那碗免費拉麵吸引過去住的;一年復一年,看著這間酒店集團成長,在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中突圍而出,且逐漸壯大起來,著實是難得的企業! …
閱讀更多每年6月5日至7日,太陽到達黃經75°時,是芒種節氣,它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直接指導農事活動的節氣。天氣漸熱、白晝漸長,有芒的麥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種,因諧音「忙種」而得名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…
閱讀更多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