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夏季,養心是中醫養生的重要課題。中醫常講:「春養肝,夏養心,秋養肺,冬養腎」,又說「心通于夏氣」。一年之中,心與夏的關係最大。根據中醫理論,夏季屬火,對應於心臟,因此在這個季節,保持心的健康尤為關鍵。
現代的說法是夏季溫度高,濕度大,熱擾心神,使人心煩易怒,坐臥不安。而此時,人體代謝加快,血液迴圈加快,相應心臟的負擔也會加重。心腦血管病患者很容易誘發心肌缺血,導致心肌梗死、心絞痛等冠心病的復發和加重。
以下介紹筆者推崇的夏季養心原則,讓讀者們參考一下在炎熱的季節中保持身心健康的做法。
(1) 飲食清淡
夏季氣溫高,人體容易出汗,這會消耗心氣和心液。建議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為主,避免油膩和辛辣的食物。中醫認為,紅色食物如紅豆、番茄和西瓜等,能夠補充心氣,因為紅色在五行中屬火,與心臟相應。
(2) 保持心情平和
夏季炎熱容易引發煩躁情緒,因此保持心情的平靜至關重要。中醫理論中提到「心主神明」,心情的穩定有助於心臟的健康。可以通過冥想、聽音樂或進行輕鬆的活動來舒緩壓力。
(3) 適度運動
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心臟功能。建議選擇早晨或傍晚氣溫較低的時候進行散步、慢跑或太極等輕度運動,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,以免造成心臟負擔。
(4) 充足的睡眠
夏季夜長日短,應該適當調整作息,早睡早起,並適當午睡。中醫認為,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心神的安定,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
(5) 保持水分攝取
夏季出汗多,容易導致脫水,應該適時補充水分。中醫有「汗為心之液」的說法,過多的汗液會消耗心氣,因此要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