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節氣養生-「大寒」宜「平補」,「不大補」;抓緊補腎機會! - Mark哥醫師 - Mark哥醫師

節氣養生-「大寒」宜「平補」,「不大補」;抓緊補腎機會! - Mark哥醫師

· · 專欄: Mark哥醫師

「大寒」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(1月20 日-2月3日),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,代表冬季即將結束,準備進入生機盎然的春季了。2024年大寒的日子是 1月20日。雖然名稱為大寒,但是大部份地方的氣溫比小寒要高些,而在香港,平均氣溫跟小寒差不多,氣溫約16度左右。

俗話說:「大寒大寒,防風禦寒」,在「大寒」時節要注意防風防寒,衣著(尤其帽子和圍巾)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。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,在「大寒」節氣應儘量避免在清晨和晚上出門,以防晝夜溫差較大,引起疾病發作。

中醫認為,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,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,得寒就容易停滯。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,甚至引起瘀血阻滯,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,也會使身體的筋骨緊繃,引起疼痛和僵硬。

中醫認為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這裡的「精」指的是我們維持生命的能量,意思是如果我們沒有在這個時節好好調養身體、養精蓄銳,在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,因此大寒養生要順應冬季保陰潛陽的原則,來鞏固體內的陽氣。

大寒作為最後一個節氣,理論上屬非常寒冷,飲食養生還是要注意,固護脾腎、調養肝血、溫助心陽。

大寒時值 “四九”、“五九”之間,民間曰:「三九四九冰上走」,「五九六九沿河看柳」,揭示大寒節氣處於季節更替階段,氣候非常不穩定。但 “四九”期間,冷空氣仍較頻繁,中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,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,得寒就容易停滯。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液流動不暢,甚至血管會被瘀血阻滯,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,寒氣亦會使筋骨緊繃僵硬,帶來疼痛不適。體質虛寒者,盡量避免於清晨及晚上外出,以防晝夜溫差誘發疾病發作。

冬季寒冷易使脾胃運化轉差而過份積極進補容易導致消化性潰瘍、胃腸道發炎、消化不良等現象。大寒這節氣到臨表示人們冬季進補應暫告一段落,要適應春季舒暢、升發、條達之特性,由濃稠轉清淡,飲食起居需 “轉軌”。由於接近春天,大寒宜選用平補代替大補,山藥、南瓜、地瓜、栗子、桂圓等調和脾胃,益氣養血。酌量加入辛溫解表、發散風寒之食材,如香菜、青葱、生薑、紫蘇、桂皮等。

「大寒」時期宜「平補」,不宜「大補」。冬季是補腎的最佳時候,腎虛的人還來得及在「大寒」節氣趕上補腎。

補腎,首先要了解自己是腎陽虛,還是腎陰不足,如果常感覺畏寒、腰膝酸冷、帶下稀多或夜尿多、月經不規則或量少則是屬於「腎陽氣虛」,可多食用桂圓、黑芝麻、核桃、黑豆、羊肉等。

如果有失眠盜汗,口乾咽燥,腰膝酸軟,月經過少或崩漏的現象,是屬於「腎陰不足」,可多食用山藥、黑木耳、白木耳、蓮子、百合等。

0 likes

推薦文章

網路傳說「喝豆漿會殺精」真相大解析 - Mark哥醫師

網路傳說「喝豆漿會殺精」真相大解析 - Mark哥醫師

「豆漿殺精」的說法最早源自於一些動物實驗。有動物實驗發現,餵食大豆食物的動物出現了生育能力下降[參1]睪丸酮減少[參2]的現象。 2008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者發表的一篇論文,讓99名…

養肝是春季養生的第一要務-Mark哥醫師

養肝是春季養生的第一要務-Mark哥醫師

人體五臟六腑的運行狀態會隨著氣候等環境狀況的變化而改變。根據中醫學的理論,春季對肝臟的影響最大,因此春季養生要以疏肝、養肝、護肝為主。 在中醫理論中,肝氣不疏的人會表現為肝氣失調,影響到睡眠,…

我是這樣教當下的補習學生

我是這樣教當下的補習學生

跟十多年前補習的Mass Lecture不同,我當下補習全是網堂,以小組或單對單為主,教學生較個人化,亦對他們的學習能力有深入認知和理解。 以前教高考,我的位份只是要「教明」學生,我站在教台上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