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節氣養生-「秋分」及其養生的原則 - mark哥醫師 - Mark哥醫師

節氣養生-「秋分」及其養生的原則 - mark哥醫師

· · 專欄: Mark哥醫師

每年過了九月中旬,就進入秋天的第4個節氣「秋分」,顧名思義,這天南北半球的晝夜均分,加上秋天過了一半,因此得名。

如2024年9月22日20點44分太陽直射赤道,全球晝夜平分,正式開始了「秋分」的節氣。

所謂「秋分瞑日對分」,指的就是「秋分」日的白天和夜晚等長,過了這天後,就可以明顯感覺到晝短夜長,天氣也開始逐漸轉涼,農諺說:「一場秋雨一場寒,十場秋雨好穿棉」,即意指此一時節每下一場雨,天氣就會更涼一些。

秋分節氣有3大指標「雷聲始收、蟄蟲坯戶、水始涸」,就是說自此不會再聽到轟隆隆的雷聲,春天出來活動的小蟲也回到土裡,水氣不再像夏天時那麼充沛,反而可以感覺到空氣愈來愈乾燥。

秋分時間點過後,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移,整個北半球各地都會出現晝短夜長的現象。氣候特點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,氣溫逐日下降。人體陽氣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為向內收斂,出現陽氣減弱、陰氣增強的趨勢。

秋分時節天氣變化多端,天氣忽冷忽熱,一天之中穿衣厚薄差異變化大,稍不注意,很容易受風著涼,或是把自己熱出一身大汗。夜晚睡覺時也要注意氣溫下降,避免寒氣趁人體免疫低落時入侵。

原則一:穿薄衣禦寒,要護好肩頸

秋天有「薄衣禦寒」的養生之道。秋冬之際日夜溫差大,早晚氣溫較低,建議採取洋蔥式穿搭,尤其頸部的保暖非常重要。現代人常低頭滑手機,長期下來容易引起頸椎及附近肌肉的症狀,一不注意日夜溫差就可能受風著涼,血液循環變差,更容易加重肩頸的不適。體質虛弱者或老人、兒童,夜間入睡後要蓋好被子,以防腹部受涼。

原則二:早睡和早起,避寒兼保陽

秋季寒氣逐漸上升,陽氣趨向收斂。夜愈深寒氣就愈重,所以盡量不要熬夜,早睡為宜。早上早起,有利於陽氣的舒展。另外,秋天燥氣襲人,如果有開空調或是電風扇的習慣,盡量避免直接對著頭面吹;也可以在室內準備一小杯水,維持空間濕度。

原則三:早起展筋骨,運動不過劇

秋分時節天氣將由涼漸漸轉寒,早上簡單活動一下再下床,舒展肌肉筋骨;而出門前也要注意一下室外的環境溫度以及保暖。秋天開始,運動也不應太劇烈,尤其是有慢病性的族群,可以健走、快走為主。

原則四:吃黏液食材,防乾燥過敏

秋分之際天氣寒涼乾燥,容易有秋季乾癢、過敏情形的民眾,建議多補充富含「黏液」的食材,如秋葵、銀耳、蓮藕;尤其推薦秋葵,秋葵也稱「綠色人參」,營養價值高,不僅能讓皮膚滑潤有光澤,其中所含的黏液還可以保護胃壁,幫助胃液分泌促進消化,是很好的秋季養生食材。

大家在這段期間特別注重養生。為了避免秋燥,要多補充水分,並多食用清潤、溫和的食物。這樣,我們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與健康。

0 likes

推薦文章

日本東北賞櫻好去處

日本東北賞櫻好去處

青森縣位於日本東北地區本州的最北端,與北海道南端相隔一個「津輕海峽」,東臨太平洋、西面日本海、南鄰世界自然遺產白神山地、八甲田山等山脈,擁有富饒美麗的大自然。青森縣最大特色,是仍有許多日本傳統文化的…

妳第一次拍拖!?

妳第一次拍拖!?

曾經有位舊生跟我分享,說遇過不少人,可以對你突然非常熱情,然後有一天,就一百八十度轉變,反應極端的冷淡下來,甚至跟對方傳送訊息全皆已讀不回,完全跟當初兩樣。 我感到奇怪。 奇怪的不是他描…

生果食療-續談茘枝,除果肉外的一身寶-Mark 哥醫師

生果食療-續談茘枝,除果肉外的一身寶-Mark 哥醫師

在養生方面,荔枝可說一身是寶,全身皆可入藥。 荔枝全身都是寶,除荔枝實(果肉)外,荔枝核、荔枝殼都能入藥。 荔枝核 荔枝核性溫、味甘澀,入肝、腎兩經。它是散寒去濕之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