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「米湯」又稱粥油、米油,也稱濃米粥;功效如人參湯:補胃氣和提升體力 - Mark哥醫師

「米湯」又稱粥油、米油,也稱濃米粥;功效如人參湯:補胃氣和提升體力 - Mark哥醫師

五月 4, 2025

米湯又叫米油,是用大米熬稀飯或做乾飯時,凝聚在鍋面上的一層粥油。

古人很懂得用粥養生,但這裡的粥可不是指聽上去很營養的香菇雞肉粥、海鮮粥,而是指把白米熬煮到濃稠的粥,粥的上層還浮有一層米湯(又稱粥油、米油)。這種熬成糜狀,白米粒完全化開的濃米粥,脾胃能很好的消化吸收。中醫認為,濃米粥可以補胃氣、增體力,還能促進身體發汗排毒、益氣、潤燥、滋養陰液和腎精。

清代名醫王士雄在其著作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説:“貧人患虛症,以濃米湯代蔘湯,每收奇蹟。”就是説,貧民百姓吃不起人蔘,江南人是用米湯當蔘湯,每每有奇效。所以,古時候的窮人若患了虛症,身體瘦弱,就熬一碗濃米湯代替人參湯,同樣能收到好的效果。

不過我們要留意這裏説的米湯必須是鍋中熬出的米湯,並要達到粘稠的程度才有效,米少或者太稀,都不行。20世紀80年代從中國廣東興起的煲“白粥”飲食熱,便是從另一個側面印證出了“米湯滋補”的合理性。米湯中含有大量的煙酸、維生素B1、B2和磷鐵等無機鹽,還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營養素。米湯性味甘平,有益氣、養陰、潤燥的功能,飲用它對孩子的健康和發育有益,有助於消化和對脂肪的吸收。用米湯給嬰兒作為輔助飲料,都是比較理想的。

以現代營養觀點來看,米湯更被形容是「口服點滴」,對於免疫力不佳的患者相當有益。許多人生病時會到醫院吊點滴,打一劑葡萄糖,「其實大家不知道,喝一碗濃粥就能補充最天然的葡萄糖」。通過點滴打進體內的葡萄糖,雖然吸收很快,但是脾胃不會有任何運作。相反,喝一碗濃米粥,身體能很快補充到養分,又可稍微鍛鍊到腸胃,讓腸胃微微蠕動。

傳統的米湯做法是用生米慢熬,加少許鹽,現在也有一些簡易的作法,像是研究過程是以果汁機打碎、變成湯,也證實提升抗體、調節免疫的功效。

(一)傳統米湯做法

材料:

大米200-300克

水1000毫升。

作法:

1、將鍋內適量水燒開後,放入淘洗乾淨的大米。

2、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個小時,即可得到濃稠的米湯。

小貼士:

在煮米湯之前就好先將米浸泡2個小時,這樣出來的米湯更濃郁,營養更全面。在煮米湯的時小心溢鍋,可在鍋邊支一根筷子防溢。米湯對胃腸功能低下的寶寶作為輔食是很好的食物。

現代屢有把米湯升級版的做法,例如「米湯玉露」。其作法相當簡單,而且因是半流質食物的關係,無論是健康族群或需長期照護的老病族群都很適用。我們可針對不同養生需求,添加各種配料,例如秋天需要潤肺止咳,我推薦大家自製杏仁玉露。

(二)現代升級版米湯 - 杏仁玉露

材料:

苦杏仁10克

甜杏仁30克

白米(或發芽米)半杯

冰糖適量

作法:

  1. 將米洗淨,浸泡30分鐘;兩種杏仁洗淨,浸泡30分鐘。

  2. 將米放入果汁機,加水淹過2公分高即可,打成均勻細漿,用網杓過濾,將較大顆粒再加水繼續用果汁機打成汁,反覆幾次,直到完全通過篩網。

  3. 兩種杏仁放入果汁機,加水淹過約2公分,打成均勻細漿。

  4. 鍋中放4杯水,煮沸後緩緩加入米漿,攪拌熬煮;再加入杏仁漿攪拌均勻,煮沸後燜10分鐘,最後加適量冰糖即可。

功效:苦杏仁有助下氣、止咳,甜杏仁適用於虛症喘咳;米則可健脾胃,兩者相加可以保養支氣管、改善咳嗽症狀,並提升抵抗力。

備註:

  1. 有幾種人很適合喝濃米粥調養身體:年長者、產婦、病人。胃潰瘍患者吃粥有護胃的效果,女生吃粥則可使氣血充足。不過,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不適合吃粥,尤其像吃湯泡飯這種沒有煮稠的粥,會像喝太多水,造成胃酸逆流。胃食道逆流患者只能吃濃粥,但也不能吃多。

  2. 老一輩的人會將米湯塗在嘴巴,用來改善嘴破、口角炎。

0 likes

Recommended Posts

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廟(Abu Simbel)
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廟(Abu Simbel)

位於埃及南部的古老努比亞山谷(Nubian Valley)有一座依崖鑿建的阿布辛貝巨型神廟,殿內上下各處的象形文字描述著古埃及第十九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(Pharaoh Ramses II)時代的顯赫…

Read More
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促成了很多水貨國家
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促成了很多水貨國家

特朗普對等關稅的情勢發展下去,結果我相信會是這樣:中美在貿易這方面必定是僵局,中國向來受軟不受硬,絕不會因特朗普的苛迫而軟弱,兩國的關係必有一段不短日子難有轉機。 而特朗普想因此促使企業將廠房…

Read More
量力而為就是對自己好
量力而為就是對自己好

我的舊生這樣寫: 「細個覺得咩都無所謂,一件物件無左,俾別人拎走左,就算數。 而家大個就好似每踏一步都要計過算過,有d野其實明知好無謂,都要死chur爛chur,有d同自己鬥氣既feel…

Read More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Be the first to comment!

Leave a Comment

You must log in to leave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