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預防大腸癌要知道的「+2-1」食物進食秘訣 - Mark哥醫師 - Mark哥醫師

預防大腸癌要知道的「+2-1」食物進食秘訣 - Mark哥醫師

· · 專欄: Mark哥醫師

80%到95%的大腸癌是由腸道息肉演變而來,大腸息肉就是腸道膜上隆起性的病變,有時突起來如小蘑菇狀,有時候是凹進去的,息肉發生的早期並不容易被發現,多數是在做腸鏡時才被看到。

腸道內長了息肉,一般沒有任何反應,因此即便發生癌變,在大腸癌症的初期,幾乎沒有任何症狀,早期發現的唯一方法就是定期做大腸鏡檢查。

一經發現息肉長出,一般都要進行切除以絕後患。不過,一旦曾經有過大腸炎,或產生息肉,就算切除了,上皮細胞還是產生息肉的沃土,一段時間後還是會滋生息肉。

其實,要預防大腸癌,最重要的還是平日腸道的保健,我建議大家於平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「+2-1」食物進食秘訣可說是基本:

「+2」

1_多吃增加好菌的食物: 可以多吃發酵食物,如納豆、發酵乳、酸奶等,或是無添加劑的純醬油,可以增加好菌的繁衍,幫我們改善腸道的環境。

2_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食物: 南瓜、秋葵、菇類、菌類、花椰菜、海藻、蘋果、香蕉、奇異果等這些口感滑滑黏黏的食物,含豐富水溶性纖維,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及時地排出腸道毒素。

「-1」

1.避免吃炸、烤及醃製食物。 食物經過高溫油炸和煎烤,會觸發所謂的梅納反應(Maillard Reaction),雖能為其增添色澤和香氣,卻也產生許多有毒物質,增加患上癌症等疾病風險。

現代人注重養生,一聽到醃製品就避之唯恐不及,最怕有致癌風險,因為醃製鹽分高,或是與其他添加物的化學成分交互作用,容易產生致癌物質。特別是有些醃製品(例如某些香腸和臘肉)為了延長保存期限,會加很多的鹽,以及化學成份,雖然延長了保存期限、增加了食物的美味或香氣,但是有可能在製造過程中產生有害的物質。

事實上,並非所有醃製品都不好,只要聰明選擇食材,一樣是可安心享用美食,像是泡菜、納豆、味噌,在醃製發酵的過程中,會產生一些副產物,能夠增加食物的營養素,對身體是有幫助的,是醃製品中較好的選擇。

0 likes

推薦文章

家傳「夏季養心秘笈」,與你分享(上)- Mark 哥醫師

家傳「夏季養心秘笈」,與你分享(上)- Mark 哥醫師

夏至之際,萬物繁盛,然暑濕之邪亦悄然滋生。此時天人相應,人身之陽氣浮越於外,最易被暑熱之邪所侵擾。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「暑氣通於心」,心主神明,暑熱擾心,心神不寧,故而焦躁易怒,坐臥安難。 五行…

恆生是次大裁員,人工智能只是催化劑。

恆生是次大裁員,人工智能只是催化劑。

恆生出現它有史以來的一次大裁員,是因應香港長遠經濟環境和全球發展格局的一次重大佈署;當中,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催化劑之一,但不是全部。 其實若你有留意,香港銀行業已不斷在調整;至少,你會看到它們的…

穴位養生- 常刺激心包經和常按「養心穴位」對心贜有益 - Mark 哥醫師

穴位養生- 常刺激心包經和常按「養心穴位」對心贜有益 - Mark 哥醫師

有朋友閱讀完我前幾天發佈的「季節養生- 夏季養心的具體行為建議」後,想我多說些夏天可以按摩養心的穴位,因為刺激心包經和穴位養生實在方便,無論是在候車、乘坐交通公具,看電影,看電視,甚至是開會都可以不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